在2023年的8月上旬,关于李嘉诚在香港7折卖房的消息在国内的媒体是不断传播发酵,这也加剧了有一部分家庭对于房地产的担忧焦虑的情绪。
到底李嘉诚7折卖房的真相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现象,到底背后的逻辑又如何来解读呢?我们下边用几分钟时间一块做一个讨论,也欢迎您发表意见和评论。
首先我们来理定事实的真相,李嘉诚大家都知道是香港房地产领域里面绝对的领袖型人物了,他旗下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加起来的地产业务占到了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将近1/3的比例,在2023年的8月上旬,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拿出来了大约有400套房源向社会提供优惠出售,400套房源里面其中有一套是19.5平方米,最低的优惠价格是18%的向社会的优惠,你也可以理解为是82折,82折优惠完之后价格是290万港币,这是这一套房源符合一定的条件之后,可以享受到的最大的优惠,同时也是这400套房子里边最大优惠的其中一套房子。
(资料图)
你明白这个意思,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其他400套房子都是要有82折这样的优惠的。其实82折优惠的房子只有这么具体的一套。
我们另外又知道,要获得这样的优惠价格也是需要符合一定条件的,虽然说最大优惠是82折,但并不意味着您每个人都可以82折的价格买到这套房子,一般来说不同的资信水平,不同的信用付款方式,可能享受到的优惠也是会有不同的。
为什么市场上会传出说7折卖房呢?这是因为如果说把82折之后的这套房子的价格和周边的二手房平均价格来做对比的话,比周边的房价是低了大约30%,所以我们在媒体上所看到的就是李嘉诚是7折卖房这样的一个故事了,但你会发现媒体的传播和事实真相之间相差的太远了。
这个房子我们看到有400套拿来进行打折出售,到底市场的认购怎么样来告诉大家?截止到我看到8月8号截止的数据已经有超过1万人来交的支票来认购这些房子或者叫申购这些房子,这就意味着申购的比例是发售房源的大约25倍。
朋友们知道在香港卖房子和国内还有不太一样的,对这样的400套房子向社会发售,如果你来认购的话,在国内很多可能是填了手机填了电话,已经是排队在前边了,在香港所有的申购都是要交支票的,至少一般要有10万港币,这就意味着这1万人的申购也是真实存在的,我想通过这样的数据,你可以看到有点类似于国内有一些阶段里面有一些城市里面摇号买房这样一种现象。
我们这以上是把所有李嘉诚7折卖房的故事基本上给你还原了真相,到底背后怎么来解读?我看到国内有很多朋友会把李嘉诚7折卖房理解为说房地产今后就完蛋了,连李嘉诚也不干了,难道李嘉诚还不理解房子吗?今后国内的普通的家庭,难道你比李嘉诚还聪明吗?好像逻辑听上去也是成立的,但其实这是完全的张冠李戴。
这是因为第一,大陆的房地产市场和香港还是完全不太一样的,您所在的城市和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就更是不一样了,所以刚才你看到李嘉诚的房子打折出售,认购的比例是很高的,但可能您所在的城市如果进行一定的折扣,未必有这么高的认购比例了,所以房子是不动产,不可以把香港发生的这些现象简单的和您所在的城市和您的房子来直接挂钩,这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个就是李嘉诚是房地产企业的老总,企业里面打折出售和你自己所持有的房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我们知道房地产企业一般来说都有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通常房地产企业经营的方式都是通过加快周转率,简单说快速的把土地盘整,把它建成房子快速的卖出去,提高周转率是房地产企业尤其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提高企业的安全性,同时来提高对股东回报产生真金白银的利润很重要的一个思路。
这是经营的策略,并不等于说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打折卖了房子,今后长江实业就不玩房地产了,你一定要相信打折卖面包并不等于面包房今后就关张了,千万不要把它化成等号。
对我们大众家庭来说,实际上一般家庭买房子,你的用途是遮风避雨的,是生活中的刚需所需要的,另外有一部分家庭可能是长期的资产配置,房子对大众家庭来说是一个长期资产,您所赌的是未来长周期的一个胜率。
长周期包括什么?既包括了当前可能经济有这些相对比较压力大的阶段,资产价格疲软的阶段,也包括在未来可能还会有个通货膨胀比较明显的阶段,还有一个物价上升的阶段。
所以对于大众家庭来说,长期持有房子是对一部分投资房产的家庭在未来的资产配置的基本思路,这和房地产企业经营生产房子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这是第二个不同。
第三个就是对于李嘉诚和李嘉诚的企业来说,他们没有资本项目管制,也没有行业门槛准入等方方面面的限制,李嘉诚和长江实业包括和记黄埔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产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来发展产业的。
但对于国内的大众家庭来说,我们在面对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其实对有一部分中产家庭您所能够除了房子之外,可供选择的余地非常之少,一方面海外的这些资产你很难去做选择,在国内的资产除了房子之外,可能也只有股票基金等等这样的一些资产了,所以对大众国内的这些家庭来说,可选择的余地和李嘉诚的选择余地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在国内经常看到的有一些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大众投资者,往往会跟着李嘉诚跟着马云马首是瞻,但在我看来长周期会形成什么?东施效颦,最后你形不成自己,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对社会对你家庭的一个知己知彼的资产配置的客观判断,反而好高骛远,最后不但没有成为马云李嘉诚,反而把自己给忽悠瘸了。